彭凯平

  • :2018-09-13
  • 来源:网络
  • 浏览量:10149

彭凯平教授, 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后留校任教。1997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后任教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曾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及东亚研究终身教职,曾任加州大学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和美国心理学会科学领导委员会成员等国际职务。20085月起受聘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2009年入选中组部国家级海外高级引进人才(千人计划)。

 

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联合主席。中国北京积极心理学学会理事长和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并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作联大报告。20132014年其所授《心理学概论》成为中国MOCC最受欢迎的课程;2015年当选山东卫视《中国好先生》节目中国十大先生2016年当选《人民网》健康中国年度十大人物

 

曾发表300多篇学术期刊论文,承担国家973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出版图书《跨文化沟通》、《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等中英文著作8部。多次获得重要学术奖项,200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会最佳论文奖;2006年美国管理学院最佳论文奖; 2007年被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评为全世界论文引用最多的中青年社会心理学家。2015年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2016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十大心理学家榜单

 

彭教授热心慈善和公益事业,是中国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也是多个公益组织的发起人,顾问和理事,担任过美国慈善组织唐氏基金会董事和德国宝马公司青年领袖论坛董事会董事,以及中国"幸福园丁"公益基金和中国积极心理学研究基金学术委员会主席。参与中国各城市幸福城市建设工作。

 

 主要著作:

 

专著《心理测验》曾获北京大学青年教师科研二等奖(1988

 

专著《文化心理学》为美国多所大学指定参考书(2000

 

论文《文化与归因》获美国心理学会年度优秀论文奖(1994

 

论文《文化与辩证思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优秀论文奖(1997

 

论文《文化与种族认同》获美国中西部心理学会研究生论文一等奖(1996

 

论文《文化, 辩证与矛盾思维》收入社会心理学经典论文(1999

 

论文《文化与人类推理》收入《文化心理学手册》(2001

 

论文《文化与思维系统》发表于《心理学评论》(2001

 

论文《辩证思维与主观幸福感》获美国社会心理学会最佳论文奖(2004

 

论文《文化适应的认知后果》获美国管理学院最佳论文奖(2006 

 

根据一项调查,他是中青年学者中论文被引用最多的社会心理学家(SPSP Dialogues, 10/2007)。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开设

Cultural Psychology, Culture and Cognition, Freshman Seminar on American minds,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uman Resources,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Psychology, Causal Attribution, Group and Group Processes, 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People, Social Psychology, Advanced social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Testing, Statistics.

 

清华开设课程: 

 

社会与文化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学专题、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学概论,跨文化沟通、数据思维与行为,现代心理学前沿问题选讲。